位於板橋西南方的浮洲,雖然與新板都會區僅相隔一條湳仔溝,但發展樣態卻截然不同。浮洲的大觀社區沒有美輪美奐的都會區風貌,此處的地景由一片低矮的房舍構連而成,從早期眷村聚落的年代,一路走到今日面臨各種開發壓力的境況。
眷村
50年代的日常風景:化南新村保存之爭
「四十年前這裡是住得滿滿的,有房子就有住戶,現在是有房子沒有住戶了,只剩我這個釘子戶」,紀錄片《化外之南》片頭盡是張奶奶無奈的嘆息,在與化南新村相伴五十幾年的歲月裡,化南的一牆一瓦,都紀錄著原住戶深耕台灣的足跡。然而,如今整區眷舍的住戶大多已搬遷,化南的在地歷史沉靜地藏身於靜謐而少有人煙的眷舍瓦房與巷弄中。
【城市眷念】獨一無二的溫泉眷村:北投中心新村(下)
文/黎育如 名列老舊眷村文化保存區,中心新村獲保存 北投中心新村保留了二戰之後眷村發展的脈絡,村內的建築主要有日據時期遺留下來改建而成的房舍和婦聯會建造的木造石綿瓦的眷舍,以及撥地自建的列管眷宅,這些 ...
【城市眷念】獨一無二的溫泉眷村:北投中心新村(上)
文/黎育如 「嗨呵嗨我們軍民要合作,嗨呵嗨我們軍民要合作,你在前面跑,我在後面跟著挖戰壕,送子彈,抬傷兵,送茶飯……」熟悉的鄉音,不斷在中心新村的老房子裡播送著,不管是抗戰老長官們的憶舊口吻,還是眷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