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世界影響的範圍及普及率逐漸擴大,現今的年輕人從小便受虛擬世界影響,並在社會行為中再製虛擬作品中的性別形象,使得性別刻板印象跳脫虛擬,在現實中獲得鞏固。然而,這樣的結構在近年來的影視市場中逐漸受到挑戰…..
用影像重塑人與人的界線──從隱現之間窺探YouTuber的興起
我們常在日常生活中討論哪個YouTuber又做了什麼逗趣的行徑,或者猜測YouTuber如何藉這個平台為自己謀取商機,然而,閱聽眾常常將關注焦點著重於YouTuber的「現狀」,到底YouTuber為何成為新興的網路群體?是否能在社會文化的演變中尋找其脈絡?筆者訪問了東吳大學社會系裴元領教授,嘗試討論在YouTuber興起的現象中,可能隱含的文化意涵。
回首百年:台中車站開啟城市新風貌
台中火車站新站於去年十月啟用,台中市區正式進入鐵路高架化的新時代。鋼骨式綠建築的新站與一旁古典樣式建築的舊站,形成了新舊時光相互輝映的獨特景象,等待規劃的老火車站月台再也不見等待與穿梭的人影,舊軌道的地平線視角也不再有生氣靈活的火車經過。寫作中區的作者朱書漢認為,作為台中交通運輸的樞紐,不論是在地人、觀光客,或是每到假日就朝中區集結的移工,甚至是長期在此流動的街友們舊火車站不僅是在地文史工作者的眷戀剪影,同時也是台中人共同的記憶
「華德福教育」學不好數理?
本文試圖反思多年來大眾對「華德福教育」的最大疑慮──數理教學的不足。文章將簡介華德福教育的核心理念,進而從數學課程的安排、畢業後學生的升學與就業類型談起,探討在台灣勃興的華德福教育是否會讓學生平均數理能力下降、減少競爭力?
東南亞高鐵將駛往何處?國際政治下的經濟建設的各種樣貌(中)
上篇說明了現今世界高鐵的主角與特色,以及目前中國與日本在東南亞高鐵興築上的談判結果。接著,筆者提出「經濟建設是否完全對國家有益」的問題,並更進一步地對「政治格局與經濟建設條件結果有關聯」發出問號。這篇文章將把讀者拉向上一個層次,一起談最為人熟知的「美帝國主義」的基本原則及其由來。
你說,學生自治為什麼很難?
前陣子,國立臺灣大學學生自治的熱度似乎又因為周維理罷免案(註1)、學生會長補選(註2)的事情上升不少,從周維理疑似沒有實現政治承諾,到學生會長補選候選人的政見良莠不齊。這使得許多人開始懷疑學生自治是否終究只是個笑話,也引發投入學生自治的意願。
【逆思媒讀】 第36期:災害來了,怎麼報? 談台灣災害報導問題
即將踏入夏季,颱風頻生,大家謹記颱風來襲前準備好應對措施,保障自身安全。而這期逆思媒讀也來談談,當災害來到的時候,媒體會發揮甚麼作用?它們怎樣協調我們作好應對準備?對於這點,臺灣的災害報導又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又可以作出甚麼行動改變現象?
東南亞高鐵將駛向何處?國際政治下的經濟建設的各種樣貌(上)
中日在東南亞的積極佈局拓展至高鐵領域(註一)。為了能獲得更多訂單,雙方針對高鐵建案展開爭奪戰。中日所關注的高鐵建案,出自於「泛東南亞鐵路中國段」(現今媒體廣泛稱呼的泛亞鐵路)計劃,此一計劃是由前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於1995年東南亞國家領導人論壇提出,該計劃之目標在於透過整合東南亞鐵路系統,加速區域經濟整合及帶動經濟發展。
從「玫瑰戰爭」到「黑色抗議」:一窺波蘭現今的女性地位與呼喊
“I think it is right that as a woman I am paid the same as my male counterparts. I think it is right that I should be able to make decisions about my own body. I think it is right that socially I am afforded the same respect as men.”──我相信作為一名女性,我有權利與男性同工同酬,我擁有自身的身體自主權,我有權利,在社會上獲得與男性同等的尊重。
環境問題左轉或右轉?從電業法修法談起
2017年1月11日,影響台灣電業甚鉅的《電業法》修法三讀通過,改變了台電長期壟斷電業的局面。往後,電業將分為「發電」、「輸配」、「售電」三個區塊,除輸配維持國營外,發電及售電將開放自由化。本次修改《電業法》的目,乃希望透過競爭機制,提升電業經營效率、技術創新,甚至藉此促進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