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
印象裡,小時候要搭火車前必須將票遞給剪票員,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自動化票口閘門取代了那位在我的票上打個洞的人。台鐵的歷史超過百年,民眾以其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亦遠多於甲子。
然而, 台鐵背負得不只有歷史歲數,還有超過一千三百億的負債。
「嗶——」
印象裡,小時候要搭火車前必須將票遞給剪票員,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自動化票口閘門取代了那位在我的票上打個洞的人。台鐵的歷史超過百年,民眾以其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亦遠多於甲子。
然而, 台鐵背負得不只有歷史歲數,還有超過一千三百億的負債。
汽車駛出雪山隧道大約一個小時後,我們開在一條綿延的山路上。遠方一道白色的煙霧冉冉上升。「那就是我們的測試井。」台大機械系能源實驗室的林子淵從駕駛座上轉頭對我說。
位在清水地熱園區的這口測試井,是為了讓實驗室團隊更熟悉地熱發電整套系統而運作的。今年夏天,它很有可能成為政府1980年代相關實驗計畫停止後,第一座供電進入台電電網的地熱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