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系列】替代役中的海陸:幹訓

圖片來源:取自替代役資訊站SMS
圖片來源:取自替代役資訊站SMS

文/蔡歆儀

某個接近八點的早晨,一群忐忑不安的大男孩們在台北車站排排站。聽完兵役局局長的簡短致詞,他們上了開往台中的自強號列車,等待他們的,究竟是一場未知的冒險,又或者是與外界隔絕的牢籠?

在大眾的印象中,替代役是很輕鬆的軍種;然而,卻有一群替代役總是自嘲自己是替代役中的海軍陸戰隊——受過兩個月幹訓的替代役管理幹部(詳見小百科)。在長官對於「未來幹部」的要求下,新訓的十八天中,所有稀奇古怪、不合理的對待都成為必然。長官不斷地告訴他們:這些訓練都是為了讓你成為能管、能教、會指揮、會領導的軍人,但好的軍隊都是這些「手段」訓練出來的嗎?儘管許多傳言將幹訓隊魔化成「煉獄般的中隊」,依然會有一批又一批的新人,自願入伍報到,從台灣各地的車站,搭上了這趟魔鬼列車。

逆思記者邀請到已退伍的分隊長小安(化名)分享當兵歲月的點點滴滴,由此一窺成功嶺銅牆鐵壁的真面目。

問:當初為何選擇申請幹訓隊?

小安: 因為一些個人因素,希望能夠自行掌握入伍時間。幹訓隊入伍時間固定,能夠在入伍前安排好私事。另外,訓練出來後當幹部薪水是一般替代役的兩倍。在申請前就聽到諸多傳言討論幹部訓練有多麼辛苦,但還是有人自告奮勇選擇加入。有些人因為薪水較多;有些人則是需要確定入伍時間;甚至有人是誤打誤撞,在未做功課的情形下,迷迷糊糊地進了幹訓隊。

問:新訓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小安:我永遠忘不了第一天入伍的情形。在熙熙攘攘的台北車站,有個鴉雀無聲的角落,那就是我們。聽完長官的演講,我們坐上了開往台中的自強號,在車上享用入營之前的最後一餐。有些人立刻吃個精光;但有些人似乎沒什麼食慾。我可以清楚的嗅出每個人當時內心的不安與恐懼。一到成功嶺,我們沒來由地被圍在身邊的幹訓隊幹部破口大罵,罵了甚麼內容我已記不清,只記得他們從頭罵到腳,再從腳罵到頭。那天直到我躺在床上試著入眠時,耳邊依然迴響著叫罵聲,這一輩子都還沒有被如此對待過。一樣的戲碼,在新訓18天中不斷上演。

問:你認為幹訓隊的訓練中存在著甚麼樣的問題?

一、欺騙式管教在新訓時層出不窮,這不僅僅是道德問題,更有違法之嫌疑。

舉例來說,受訓役男生病時,若接近放假時間,幹訓隊幹部會要求役男先忍耐,放假再自己看醫生;又或是役男因身體或心理因素想申請全休(待在醫護所休息),幹部會「提醒」役男,全休期間不算在役期中,導致有些真正有需求的役男因而不敢提出醫護需求。結訓之後,才知道這是幹部為了避免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幹部必須挪出人手帶役男掛號,在過程中隨時盯著役男,並紀錄看診的內容;全休則需要面對醫護所的主管直接申請)所使用的手段。事實上,替代役之管理幹部為準公務人員,幹部並無權限限制役男尋求醫護幫助,更沒有權力介入役男的役期。或許是因為缺乏法治教育且長官默許,才做出這種顯然違反行政法規的事情。

在成功嶺中,無論是幹訓隊或一般中隊,這種為了省麻煩而以欺騙方式管教的例子並不稀奇。

二、幹部管理標準不一,有違軍中紀律。

我認為也許是幹部只需服役一年,無法充分培養其專業,或是單純缺乏領導管理的知識與常識,導致幹部在懲處役男時,常會出現標準不一的狀況。

我的親身經歷是在早餐吃飯糰時,負責幹部要求我們將吃不完的飯糰,放進塑膠袋中打結綁好並集中。當我們依照吩咐做時,另一位剛從門外進來的幹部,看到我正在集中同桌吃不完的飯糰時,便破口大罵要求我立刻停止,並懷疑我是不是要將飯糰偷偷包回寢室吃(寢室內禁止飲食)。直到負責的幹部過來為我們解圍,這場鬧劇才終止。這反映出幹部在管教時標準不一,連最簡單的協調都可以忽略。

三、敷衍的訓練課程,導致惡性循環。

上述問題發生的原因,幹部訓練的內容不足是最主要的因素。在訓練中,這些以後將成為幹部的役男,被要求重複地練習某些動作及儀態,但真正的領導管理課程,並不存在於訓練內容中。名稱上為領導管理的課程,也只是放戰爭影集,再稍加討論內容而已,在畢業於管理相關科系的受訪者看來,整個役期並無實際的管理課程。結訓後的幹部,僅有幹部的儀態,缺乏領導的內涵,長官又將大部分權責交與管理幹部,部分幹部恣意裁量,造成在管理新訓役男時出現各種謬誤,役男管理如同扮家家酒一般。

幹部訓練的過程有不少血汗,但有些管教確實必要。不過上述三個問題不時出現在訓練的過程中。指令口徑不一致,很有可能危害到軍隊紀律。有些手段甚至遊走於法律灰色地帶,違反基本人權。

問:改變這些問題的可能性?

小安:我認為不是不可能改變。將佔用受訓役男大量時間的儀態訓練,挪為專業管理傳授管理技巧之課程,且上級長官重視這樣的情形,並定期地抽查有無類似狀況發生,我想會改善許多。但治本的方式,應是由專業且長期(非僅當一年兵的義務役役男),來負責軍事基礎訓練的管理。

{逆思小百科}

替代役的幹訓隊

幹訓隊的目的在於訓練替代役基礎軍事訓練時所需用之管理幹部,也就是國軍俗稱的教育班長。一般來說,幹部受訓期間長達兩個月,前三週為新兵訓練,後五週為專業訓練。新兵訓練為的是養成服從的習慣及紀律;專業訓練則是讓準幹部實際操作各種在帶兵時會使用到的技能。例如,口令,操作基本教練等等。

幹訓隊幹部與一般中隊的幹部一樣,都是通過這兩個月的訓練。合格後,掛階成為管理幹部。幹部被稱為分隊長,相當於國軍的下士,薪水約為一般替代役的兩倍。

幹訓隊與一般中隊的差別,為幹訓隊專門訓練管理幹部,而一般中隊是訓練一般替代役男。

留言
分享文章,一起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