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思割蘿蔔】共生音樂節:他們眼中的轉型正義

圖片說明/二二八當天所舉辦的第四屆共生音樂節。
圖片說明/二二八當天所舉辦的第四屆共生音樂節。

文/許齡文

多數八零、九零後出生的年輕世代,或許沒有直接經歷過二二八事件的傷痛;然而,在他們的心裡,卻沒有因此而忽略了這段歷史的悲劇。他們積極呼籲政府公開真相、落實轉型正義,並用有別於上一代的方式,訴說著轉型正義的議題。

共生音樂節,隆重展開

2016年2月28日,距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已有六十九年,同時,今年也是「共生音樂節」舉辦的第四年。共生音樂節是由一群關注「轉型正義」議題的學生發起,他們希望透過樂團演唱、展覽攤販及經驗分享等活動,吸引社會關注二二八事件的相關議題。他們有別於上一代多用沈重的態度面對二二八,這群學生從「音樂」出發,希望從中解放被歷史禁錮的靈魂。

在音樂節上,主辦單位請來了川秋沙、槍擊潑辣、三牲現藝等樂團演奏,同時也邀請如社會民主黨全國委員的苗博雅、紀錄片導演馬耀‧比吼、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楊振隆等人進行演講,更舉辦「真人圖書館」的活動,由林瓊華老師及多位學者,從不同角度介紹二二八事件。同時,許多組織如北大翻牆社、台灣農村陣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也到現場擺攤,訴說著他們的理念。

圖片說明/共生音樂節當天,也有許多關心轉型正義此議題、紀念二二八受害者,及含有自身訴求需推廣的攤販。圖中為北大翻牆社,拿著蔣中正頭像照片以這類創意的手法表達他們的理念。
圖片說明/共生音樂節當天,也有許多關心轉型正義此議題、紀念二二八受害者,及含有自身訴求需推廣的攤販。圖中為北大翻牆社,拿著蔣中正頭像照片以這類創意的手法表達他們的理念。

從第二屆活動就以志工角色參與,並擔任此屆共生音樂節的總召,台灣大學政治系三年級的李怡坤表示:「此次的音樂會與往年具有不同的特別意義,明年正好適逢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也是政黨輪替之後,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希望把前幾年累積的人氣成為推動轉型正義的能量。」

音樂創作者眼中的轉型正義

這天的活動從下午一點展開,DJ林貓王,為音樂節帶來隆重的開場。

過去曾為轉型正義議題寫過歌的樂團-槍擊潑辣(Dr.Chen),其中的主唱黃子豪表示:「二二八比喻的就是我們家的人被殺,兇手上班的公司(國民黨)出面道歉,可是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兇手是誰。」他認為,「我們不要你們賠我們錢,我們只要知道是誰做的。可是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誰做的,而那些人永遠都無法接受法律的制裁。」

圖片說明/此為槍擊潑辣樂團成員,由左至右為鼓手陳保霖、主唱吉貝斯手黃子豪以及吉他手連彥杰。
圖片說明/此為槍擊潑辣樂團成員,由左至右為鼓手陳保霖、主唱吉貝斯手黃子豪以及吉他手連彥杰。

另外,從事客家及多種音樂創作、關注社會環境議題的演唱者黃瑋傑也提到:「我們的不舒服,並不是因二二八被殺害的那種痛,而是政府不願公開與蒙蔽的態度,使我們不舒服。」他認為,唯有好好面對真相,看待歷史造成的傷痕,這社會才有和解、創造融合的機會。

這些音樂創作者,透過寫歌、創作,他們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傳達他們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觀點與思考。

面對傷痛,造就痊癒的可能

除了音樂節上的表演者外,我們也訪問共生音樂節的參與者,了解他們對於轉型正義的想法。就讀政大廣告系四年級的林熙堯認為:「一直以來,政府對於轉型正義上的努力,都是很形式化的,人民沒有實質感受到這些事情有真的被反省。」他認為,「政府做的應該不是只有道歉,而是透過某些還沒有被揭露的文件、被規劃的檔案,於受害者應該要更透明化的公開。」

然而,公開、透明化,或許有助於人們了解二二八事件的全幕,但相反地,坦若處理不當,是否將造成對於事件受害者的二度傷害?是否又再度地勾起過去的悲痛?

林熙堯認為:「這就要看每個人怎麼去處理傷痛,有些人很不喜歡重提二二八,是因為覺得這件事已經過去了,重新講起二二八就像是揭開傷疤。可是反過來講,怎樣面對傷痛也是很重要的,不是只有逃避才能去忘記傷痛,而是你要怎麼去面對這樣傷痛,才能有辦法去擁抱這道傷痛。」

圖片說明/這是共生音樂節一隅的看版,令前來欣賞的年輕人反思心中的轉型正義為何。
圖片說明/這是共生音樂節一隅的看版,令前來欣賞的年輕人反思心中的轉型正義為何。

用愛來化解對立

在音樂節上,視線很難不被一位頭帶著熊頭套、雙手帶著一雙由鳥玩偶內放著ㄅㄚˇㄅㄨ手套、一身黃澄澄毛茸茸服裝及手拿著類似國旗的男子所吸引。他是行動藝術家——范得魯,曾經在反核四遊行上扮演著頑皮豹的他,這次也以創意逗趣的裝扮出現在共生音樂節。

范得魯說:「我手裡這國旗,很像台灣的國旗吧!」他的這面旗子,以綠色為主底,而左上方則是太陽花。范得魯表示,綠底是因為現在由民進黨主政,他期待即將上任的蔡英文,能帶領大家真正地落實轉型正義,而太陽花則象徵台灣的民主。他認為,「其實轉型正義這議題不應只有『恨』,而是要用『愛』去面對!我覺得不要將矛頭全指向國民黨,也不要太苛求啦!因為都是台灣人!」

他認為,若不用怪罪、憎恨的角度去面對過去的悲痛,而是以愛來化解,也是一種面對轉型正義的態度。

轉型正義:未來完成式?

同日,即將上任總統的蔡英文,也出席台北市政府主辦的二二八事件紀念會,他在致詞中說提到:「我們也透過『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召開,來落實、修改和制定相關法律,讓這個國家,有真相,有正義,一起為這段黑暗的歷史,畫下一個「句點」,台灣才可以繼續向前走。」然而,即將上任的新政府是否真能兌換其諾言?轉型正義在年輕世代中,能否真能落實?而這跨世代的歷史傷痕真的會有癒合的一天?

不論是原諒、憤怒、記得或是遺忘;不論是音樂創作者,或者是現場的每個人,在他們身上,都有著一套面對轉型正義的想法與態度。但不變的是,他們都追求著「讓年輕一代的人們真實了解過去」的信念,並希望從歷史錯誤中學習,學會面對歷史傷痛,避免重蹈覆轍。

圖片說明/現場有許多攤位與人潮參與本次共生音樂節。
圖片說明/現場有許多攤位與人潮參與本次共生音樂節。

留言
分享文章,一起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