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正義】政商聯手炒地皮 竹北璞玉良田變建地

圖片說明/台灣農村陣線與竹北璞玉居民赴行政院前抗議,並用稻穀排出土地正義,訴求立即停止「台知園區」徵收開發案,避免成為第二個大埔事件翻版。
圖片說明/台灣農村陣線與竹北璞玉居民赴行政院前抗議,並用稻穀排出土地正義,訴求立即停止「台知園區」徵收開發案,避免成為第二個大埔事件翻版。

逆思記者 李柏寬 莊椀茹/採訪報導

「拒絕台知園區,還我土地正義!」

竹北璞玉自救會、台灣農村陣線、捍衛農鄉聯盟,4日上午在行政院門口,用稻穀排成「土地正義」四個大字,訴求立即撤銷以「重大建設」之名,行炒地皮之實的「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簡稱台知園區),還農民生存權。

自救會副會長陳義旭痛批,台知園區不只徵收特定農業區內的良田,而且產業園區內的「產業」認定草率不明、一變再變,根本是「為徵收而徵收」。

台知園區開發計畫,是由原本的「璞玉計畫」演變而來,目的皆為知識經濟園區的開發。但原本民國93年所核定的142公頃產業園區開發,經過多次審議後,竟暴增至447公頃的土地,而其中多出來的三百多公頃土地,全都是商業及住宅區,開發根本不具必要性、適當性。

現場農民更也帶來仲介的廣告牌當作證據,證明當地農地價格飛漲的事實。雖然目前開發案尚未開始,但竹北農地價格一坪就要八萬元,在地小農張秀春表示,「這麼高的農地價格,換算一公頃的農地竟要價兩億元,這是正常的農地價格嗎?我們竹北的農民已經沒有任何希望了!」

政大地政系教授、台灣農村陣線徐世榮更到場聲援,他認為,土地徵收絕對不是多數決,每一塊土地都是農民耕作一輩子的資產,是屬於農民「個別」的資產。但政府卻長期以土地「共有」的思考,僅以幾份簡單問卷,就斷定有超過九成居民同意徵收,根本是以多數力量脅迫農民交出土地,完全漠視農民憲法保障的生存權、財產權,徐世榮說,戒嚴已經結束了28年,但我們農民還活在能被任意侵奪財產的戒嚴時代。

徐世榮也表示,台灣目前已有438個都市計畫區,而且這些都市計畫區內,尚可利用使用的土地,還可容納678萬的人口,台灣根本不缺都市計畫土地。另外,目前閒置的工業用地,也多達600公頃,「台灣根本不需要額外的土地開發。」

農村陣線研究員陳平軒表示,行政院秘書長簡太郎,不只浮濫徵收竹北農地,甚至前幾日還施壓農委會,取消農舍興建條例的修法,讓農舍問題越演越烈,殘害台灣農村。因此,他也和詹順貴律師、竹北當地小農,一同至特偵組控告簡太郎、邱鏡淳、毛治國等人,剝奪農民的土地、財產和生活。

留言
分享文章,一起逆思!